不銹鋼鑄件的質量控制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,涉及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以下是不銹鋼鑄件質量控制主要方法:
一、質量控制
原材料控制:
合金原料以及輔助材料的供給渠道需要保持相對的穩(wěn)定。
爐料在入爐前需進行必要的清理,確保不存在銹污、油漬等污漬。
嚴格遵循規(guī)章流程進行原材料控制,防止外來夾雜物進入金屬液體內部。
生產過程控制:
選擇合適的耐火材料作為面層材料,并控制其化學成分,如ZrSiO4的含量以及Ca、K、Na、Mg等氧化物雜質的含量。
提高型殼的干燥率,以增強其強度和承受脫蠟時蠟模的膨脹能力,避免型殼開裂。
嚴格控制涂料漿的質量,定期監(jiān)測其粘接劑提取液的膠凝時間,廢棄老化變質的涂料。
確保型殼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和透氣性,以防止蠟模在受熱膨脹時對型殼產生過大張力,導致開裂。
凝固過程控制:
注意不銹鋼鑄件之后凝固區(qū)域的位置,以預測和控制縮孔的形成。
通過合理的冷卻速率和冷鐵設計,控制鑄件的凝固順序,減少縮孔和缺陷。
二、質量檢測
外觀檢查:
通過肉眼或使用放大鏡、顯微鏡等工具,檢查不銹鋼鑄件的表面和斷面,以發(fā)現(xiàn)裂紋、夾雜物、氣孔等的缺陷。
檢查鑄件的尺寸和形狀是否符合設計要求。
尺寸測量:
使用卡尺、游標卡尺、外徑千分尺等測量工具,對不銹鋼鑄件的長度、寬度、高度、直徑等尺寸進行測量,以確保其與設計要求一致。
金相檢查:
通過切割、研磨、腐蝕等步驟處理鑄件樣品,然后用顯微鏡觀察其顯微組織和相組成。
這種方法可以深入了解鑄件的內部結構和缺陷,是評估鑄件質量的重要手段。
硬度測量:
使用硬度計對不銹鋼鑄件的表面或斷面進行硬度測量。
硬度的大小可以反映鑄件的強度和性能,從而判斷其是否具備所需的力學性能。
化學成分分析:
通過火焰光譜儀、原子吸收光譜儀等設備,對不銹鋼鑄件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。
確保鑄件的成分符合所需標準,以滿足特定的使用要求。
無損:
磁性:運用磁粉法、渦流法等技術,不銹鋼鑄件表面和內部的裂紋、夾雜物等缺陷。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鐵磁性材料中的缺陷。
超聲波:借助超聲波探頭,探測鑄造件內部的缺陷,如氣孔、裂紋等。這種方法能夠深入材料內部,提供的質量評估。
射線:通過射線穿透鑄造件,拍攝成像,可以清晰發(fā)現(xiàn)內部缺陷。盡管此方法對設備要求較高,但其檢測可靠。
機械性能測試:
通過引入和使用試驗機等設備,對不銹鋼鑄件進行拉伸試驗、沖擊試驗、彎曲試驗等,以獲得其力學性能參數(shù)。
這些參數(shù)可以反映鑄件的強度和塑性能力,是評估其質量的重要依據(jù)。
腐蝕性能測試:
將不銹鋼鑄件置于腐蝕介質中,觀察和評估其腐蝕狀況。
這種方法可以判斷鑄件的不易腐蝕性能,從而確定其是否適用于特定的使用環(huán)境。